厦门市机关事务管理局、厦门市财政局印发《关于市直机关取消中午班车实行午餐补贴的暂行办法》的通知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6-24 20:58:54   浏览:8495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厦门市机关事务管理局、厦门市财政局印发《关于市直机关取消中午班车实行午餐补贴的暂行办法》的通知

福建省厦门市机关事务管理局 厦门市财政局


厦门市机关事务管理局、厦门市财政局印发《关于市直机关取消中午班车实行午餐补贴的暂行办法》的通知

厦管〔2004〕70号


市直各部、委、办、局,市属各事业单位,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

为减轻城市交通压力,降低公务用车的成本,体现对机关干部职工生活的关心,决定从2004年11月1日起,取消市直机关中午班车,实行午餐补贴制度。现将《关于市直机关取消中午班车实行午餐补贴的暂行办法》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厦门市机关事务管理局

厦门市财政局

二○○四年十月二十六日





关于市直机关取消中午班车

实行午餐补贴的暂行办法



第一条为减轻城市交通压力,降低公务用车的成本,体现对机关干部职工生活的关心,决定从2004年11月1日起,取消市直机关中午班车,实行午餐补贴制度,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午餐补贴发放范围为市直机关工作人员(含政府派出机构)。

第三条对符合午餐补贴发放范围人员,结合每月出勤情况,按每人每月补贴220元的标准核发。

第四条各单位午餐补贴从公用经费中列支,不得从其他经费列支。

第五条午餐补贴的发放由各单位组织实施,从2005年1月起,统一存入个人e通卡中。2004年11月至12月期间的午餐补贴以现金形式发放。

第六条午餐补贴的发放范围由各单位人事部门与财务部门核实,经单位领导核定后造册发放。

第七条配有公务车的各级领导中午使用公务车回家的,不得发放午餐补贴。

第八条各单位不得自行提高补贴标准,不得对规定范围以外人员发放午餐补贴,不得虚报冒领。

第九条符合发放午餐补贴的工作人员,如因出差、休假、病事假等超过3天以上的,应扣发相应的午餐补贴。

第十条市直机关实行午餐补贴后,各单位不再安排公务车辆接送干部职工中午上、下班,并要加强对车辆和驾驶员的管理。

第十一条市审计局、市监察局等部门将定期进行检查监督,对巧立名目,擅自多发、超范围发放补贴、虚报冒领等违反规定的行为严肃查处,并追究相关人员和领导的责任。

第十二条本办法适用于依照或参照公务员制度管理的市级事业单位;其他市级事业单位可根据本单位实际情况在上述标准内参照执行。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关于进一步做好中药材质量监管工作的通知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办公室


关于进一步做好中药材质量监管工作的通知

食药监办安[2011]64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监督管理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近日新闻媒体报道了甘肃省岷县、陇西等地药农和商户用硫磺熏蒸当归等药材的现象,引发了社会较大反响。中药材的养殖、种植及加工关系到中药制剂以及中药饮片的质量安全,应引起各级食品药品监管部门的高度重视。为确保药品质量安全,现就进一步加强中药材质量监管相关工作通知如下:

  一、进一步提高对中药材质量监管重要性的认识。各省(区、市)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应通过甘肃岷县硫熏药材事件,举一反三、防微杜渐,拓宽监管思路,进一步加强中药材流通环节的监管,加强对中药材及中药饮片经营企业以及中药材专业交易市场硫熏药材的监督检查,加大市场抽样检验的力度,进一步规范中药材及中药饮片的经营销售行为。

  二、强化中药制剂及中药饮片生产的监督检查。各省(区、市)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应按照国家局《关于进一步加强中药生产监督检查的通知》(国食药监安〔2010〕457号)和国家局会同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下发的《关于加强中药饮片监督管理的通知》(国食药监安〔2011〕25号)的要求,加强对中药制剂及中药饮片生产企业购进中药材及中药饮片质量检验工作的监督,加大对中药制剂及中药饮片生产企业药品生产现场监督检查的力度。

  三、加强中药材及中药饮片质量检验。国家局正在制定中药材及中药饮片二氧化硫残留量限度标准,在此之前,各省(区、市)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应设定工作时限,要求辖区内中药制剂及中药饮片生产企业制定二氧化硫残留量限度指标,作为企业物料检测内控标准。凡企业未按要求制定二氧化硫残留物检测内控标准或不按照内控标准对购进中药材或中药饮片进行检验的,其中药材或中药饮片不得用于生产投料。

  四、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协调与配合。各省(区、市)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应主动与农业、工商、卫生等部门加强信息沟通与交流,及时通报中药材养殖、种植及加工过程中出现的硫磺熏蒸以及其他影响药材质量的问题,并积极配合相关部门采取措施,齐抓共管,综合治理,切实履行监管职责,确保中药制剂及中药饮片质量安全。

  各省(区、市)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在中药材质量监管工作中发现的问题和情况,应及时向所在地省级人民政府和国家局报告。
  联系人:郭清伍、翁新愚
  电 话:010-88330852,88330812
  传 真:010-88330854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办公室
                            二○一一年五月三日



公安行政行为与侦查行为的界定

唐左平

  公安机关具有双重职能,一是根据刑事诉讼法产生的刑事侦查职
能,即公安机关有权对其发现的犯罪事实进行立案并采取侦查所需的
强制措施,二是根据有关法律、行政法规产生的行政管理职能。在我
国行政诉讼法律制度下,公安机关上述两种职能分别有不同的法律意
义。在作为行政机关行使行政管理职能时,公安机关行为的合法性可
以受到法院行政审判的司法审查,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如对公安机
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行政行为不服,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在作为刑事司法机关行使侦查职能时,公安机关所实施的行为则不属
法院行政审判的审查范围,而应由检察机关根据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
定进行监督,有关行为相对人也可通过国家赔偿途径使其权益获得救
济。

  然而,实践中正确辨识公安机关执法属性却并非易事。首先,公
安机关作为既可以实施行政行为,也可以实施刑事侦查行为的职能统
一体,有时其两种行为会针对同一事件前后发生,使人难以看清其中
的界限所在。

  违法与犯罪的界限有时是较难把握的,公安机关行政行为与侦查
行为的临界线自然也就模糊不清。其次,公安机关实施作出的行政强
制、处罚措施往往在外在表现形式上与刑事侦查强制措施较为相象,
比如行政传唤和刑事传唤,行政拘留与刑事拘留,行政没收、罚款、
扣押财物与刑事扣押物证、追缴赃物等,它们对公民、法人或其他组
织所造成的人身、财产影响是较为相象的,自然也令行为相对人难以
区分。再次,少数公安人员故意滥用两种不同性质的职权,对该追究
刑事责任的行为施以行政管理措施,对该施以行政管理措施的则以刑
事侦查的形式进行,或以刑事侦查为名插手经济纠纷,人为地模糊其
行为属性。

  那么,对经刑事立案的行为相对人以公安机关滥用职权侵害其合
法权益为由提起的行政诉讼,法院能否受理?这是一个非常现实而又
突出的问题。

  有不少法院同志认为这类案件法院不能立案受理。理由是:根据
行政诉讼法第四十一条关于起诉的规定,原告起诉必须满足“属人民
法院受案范围和受诉法院管辖”这一条件,而关于“法院受案范围”,
根据最高法院的司法解释,公安机关根据刑事诉讼法授权实施的行为
不属人民法院行政受案范围。因此,法院在立案阶段就应该把好关、
不予受理此类案件,如有原告坚持起诉的,裁定不予受理。

  不少公安机关同志认为:一旦刑事立案,法院就不应受理由此提
起的所谓行政诉讼。理由是:刑事诉讼法第八十三条规定,公安机关
发现犯罪事实或犯罪嫌疑人,应当按照管辖范围进行立案侦查。该规
定说明刑事诉讼法已赋予了公安机关这样一种自由认定权:只要公安
机关认为有犯罪事实或嫌疑,就有权决定立案并进行实施刑事侦查。
这种自由认定权是公安机关启动刑事侦查工作的动因,也是公安机关
刑事司法职权的组成部分,同样不能成为法院行政审判的审查对象。